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

正見與邪見 19



正見與邪見
 (十九)

一日,他站立十字街頭,有一禪師問他:「和尚在此何為?」答:「等一個人。」那禪師說:「來也、來也」。他說:「不是你這個人。」禪師問:「如何是這個人?」他突然伸手說:「給我一文錢。」這都是禪機。

又有一次,在途中遇見一宰牛人,即說偈曰:「殺牛之人號羅剎,殺他自殺誰驚怕,刀山斧斫暨鍪前,何劫何時得解脫。」一日接受農夫供養後,說偈:「手把青秧插滿田,低頭便見水中天,六根清淨方為道,退步原來是向前。」有一強盜向他打主意,他說:「由貪淪墮世波中,捨卻貪瞋禮大雄,直截凡情無所得,圓明寂照汝心中。」

當他在十字街頭看見世人,熙往攘來,行色匆匆時,不禁慨然而說:「趣利求名空自忙,利名二字陷人坑,疾須返照娘生面,一片靈心是覺皇。」有人問他法號,他說:「我有一布袋,虛空無恚礙,打開遍十方,入時觀自在。」有人問他行李,他說:「一缽千家飯,孤身萬里遊,青目睹人少,問路白雲頭。」有人問他如何是佛性,他說:「只個心心心是佛,十方世界最靈物,縱橫妙用可憐生,一切不如心真實。」其隨口而出類似詩歌之偈語甚多。其中誡人是非,及勸人忍辱之偈語,讀之,得益無窮。茲錄於後:

「是非憎愛世偏多,仔細思量奈我何;
寬卻肚皮常忍辱,放開笑口暗消磨。
若逢知己須守分,縱遇冤家也共和;
若能了此心頭事,自然證得六波羅。」

其忍辱偈是:

「有人罵老拙,老拙只說好,
有人打者拙,老拙自睡倒。
涕唾在面上,隨他自乾了,
我也省氣力,他也少煩惱。
這樣波羅密,便是妙中寶,
若知這消息,何愁不了道。」

梁貞明二年三月三日,布袋和尚笑對眾言「明年今天,我取彌勒果供養大眾。」翌年三月三日,在岳武寺廊下,跏跌磐石上而逝,其遺偈曰:「彌勒真彌勒,化身千百億,時時示世人,世人俱不識。」至此,眾人始知布袋和尚,是彌勒菩薩的化身。

节录自 :


正見與邪見 18


正見與邪見
 (十八)

布袋和尚,唐末五代人。長居浙江奉化,其家族姓名不詳,人皆稱之為長汀子布袋師,他自名「契此」。為人笑口常開,體胖腹大,話出無定,寢臥隨處,行為類似瘋顛。隨身行李只布袋一個,禪杖一根,或以仗荷袋,到處行化。見人進食,伸手便乞,所得食物,無論葷素,均咬一口,便納袋中。袋滿,分給兒童,故每過村莊,兒童喜隨其後,互相追逐,分享袋中食物。

布袋和尚行動怪異,不可思議事蹟頗多。每到冬天,常臥雪中,雪不沾身,天欲下雨,便穿潮濕草鞋在村莊急行;若遇天旱,則著高齒木履跑到橋上,豎膝高臥。有人請示凶吉,每示必應,靈驗非常,世人不識,以為其語言行動,類似瘋顛,實則其語言既富詩意,又含禪機。

有一次,走在一個出家人之後,突然伸手一拍其肩,出家人回首看時,他說「給我一文錢」。禪師說:「道得出,給你一文錢。」他立即放下布袋,叉手而立。白鹿和尚問他:「如何是布袋。」他放下布袋,默然不語。又問:「如何是布袋底下事?」他背起布袋離去。保福和尚問他:「如何是佛法大意?」他又放下布袋。又問:「更有向上事否?」他又負起布袋邁步向前。

节录自 :



正見與邪見 17


正見與邪見
 (十七)

時有沙門,名慧集(傅說是觀音大士應身)入山執弟子禮。大士為說無上菩提道法。之後,慧集到處弘法,皆言:「傅大士是彌勒菩薩應身。」大通五年,大士以雙樹僻處教化不廣,想到皇宮弘揚佛法。遣弟子傅唯奉書於梁武帝。帝召大士入京,聞傅翕有神異,先命侍者,遍鎖宮門,測驗大士如何入宮。大士心知,特備木槌一隻,到已,用木槌扣打一門,餘門盡開,大士直入宮殿,唱拜不拜。武帝問:「師事從誰?」答:「從無所從,師無所師,事無所事。」武帝不但信佛修寺,齋僧、寫經,還時集聚講經。一日,帝昇座講經,特為傅大士設一座。帝入,公卿大臣,皆起座迎禮,唯大士端坐不動,中丞大夫問:「大士何不起立?」答:「法地若動,一切不安。」

大同五年,復入京都,武帝請講金剛經,大士升座,揮案一拍,便下座,帝為之諤然。問:「陛下會否?」答:「不會。」天嘉十年,嵩山頭陀於柯山靈岩寺入滅,大士集諸弟子言:「嵩山已還兜率待我,我也不能久住世間。」於是作還源詩十二首,並對其子普建、普成言:「我從第四天來,為度眾生故,汝等慎護三業,當精勤六度,行懺悔法,免墮三塗。」言畢入滅,世壽七十三。

节录自 :



正見與邪見 16



正見與邪見
 (十六)

大士為普度眾生,先教化妻子發心,後變賣田宅,設齋普供四眾。並說偈言:「捨報觀天心,傾資為善念,願度群生盡,俱翔三界外,歸投無上士,仰恩普令益。」時值飢荒,大士於設齋會後,家無斗糧,命妻子賈身為傭,以供大眾道糧,其妻妙光說:「願一切眾生,同得解脫。」即賣身於傅重昌家為傭,所得萬錢。大士再營齋會,並發願曰:「弟子善慧稽首釋迦世尊,及十方三世佛,盡虛空遍法界常住三寶,今捨妻子,普為三界眾生,消災集福,減除罪垢,同證菩提。」月餘,傅重昌因感其德行,遣送其妻回山。自此,其妻勤苦紡織,或為人做工,所得資糧,悉送上山,供養大眾。

傅大士為度俗家眷屬,一日到叔父家,自稱「我是彌勒,特來教化,叔應頂禮。」叔聞言即作禮。又欲去其叔祖家教化,妻勸言,叔祖向不相信你,況且那有叔祖向小侄行禮?大士解衣袒胸,金光閃閃,天香撲鼻,妻仍勸勿去。大士不聽。及到叔祖家,要叔祖頂禮時,叔祖言:「向你作禮,簡直豈有此理?」大士回山,妻問:「叔祖作禮否?」大士言:「今日不作禮,明日教他一步一個禮。」是晚,叔祖夢見神人叱曰:「你貢高我慢,不聽聖訓。」忽見大士金色奇特,與侍從人等在空中飛翔,叔祖追呼,忽然石壁橫空,大士及從人等,直過無阻,唯叔祖不能穿過。醒後,悲悔異常。天明,親自入山,悲不自勝,哭拜於地。大士道:「我從兜率來,正為接引你們,知過就好。」

节录自 :



正見與邪見 15



正見與邪見
 (十五)

3‧示跡人間隨緣教化,

彌勒菩薩雖然現在,居兜率天內院,教化天人,但慈心接引眾生,常於十方世界,應身無量,隨緣教化。據說,中國南北朝時代,南齊傅翕大士,及唐末五代時,布袋和尚,皆是彌勒菩薩化身。在宋高僧傳,景德傳燈錄,佛祖統記,佛祖歷代通載,釋門正統,神僧傳,釋氏稽古略等均有記載。特別是唐代樓穎輯錄之「善慧大士語錄」中記載最詳。

傅翕,號善慧,齊明帝時,東陽縣人,父宣慈,母王氏。梁天監十一年,傅十六歲,娶劉氏妙光為妻,生三子。一日,在稽亭塘下網魚,遇一梵僧對其言:「吾與汝同在毗婆尸佛所發願度生,今兜率宮,汝衣缽尚在,何時回來?」傅聞言為之瞪目。僧命其臨水觀影,見圓光寶蓋,頓悟前因,遂請梵僧,示其修行之地。僧指松山下雙樹曰:「此可棲身」。因於雙樹下結茅蘆自居,自號雙樹下當來解脫善意大士。開山墾地,種植蔬果,晝則勞作,夜則行道,如是苦行七載。一日宴坐之際,忽見釋迦、金粟,定光三佛。不久遠近四眾皆來頂禮,請問法益。時有天人自空降下,隨喜行道,大士曾對人言:「自得首楞嚴三昧」,眾人方知是十地菩薩,示跡人間。

节录自 :



正見與邪見 14


正見與邪見
 (十四)

兜率陀天,在欲界第四層天,有內外院之分,外院天人耽戀五欲,不肯學佛修行;內院是彌勒菩薩,聚眾修行的淨土,常說不退轉法。發願往生兜率天者,必須求生內院,否則,僅生外院,難免被色所迷,退失道心。

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因想佛心切,親手編織金襴袈娑供佛。佛因其愛心布施得福不大,因命其供僧。輾轉傳遞,僧中無人敢受,傳至彌勒,即欣然接受;且常披此袈娑,從佛遊化。其身原是紫金色,今再披上金襴袈娑,華麗異常,尊貴無比,持缽行化,所到之處,圍觀者眾。彌勒菩薩何止敢受佛姨母所贈金襴袈娑,而且當來繼承釋尊衣缽,覺悟成佛,弘法利生。

釋尊入滅時,將衣缽交迦葉尊者保管,隱居印度雞足山,入滅盡定,待五十六億萬年後,親手奉獻給彌勒佛。所以彌勒菩薩在釋尊法中,位居補處,職弘大乘,恆與文殊、普賢、觀音、地藏諸大菩薩輔助釋尊,教化大乘根性眾生。在華嚴經,彌勒菩薩故現樓閣,令善財童子入於法界。在法華經,彌勒與文殊共任流通正法。在解深密經,佛以了義教傳授彌勒,令其於九百年後,弘傳於世。

节录自 :


正見與邪見 13


正見與邪見
 (十三)

2‧釋尊法中位居補處

彌勒菩薩相好莊嚴,相師認為是轉輪王相。時國王梵摩達,心恐政變,欲殺之,其父令避居舅家,舅名波羅利,聞佛出世,遣彌勒等十六人前往佛所提問;佛一一解答,慈氏歡喜,從佛出家。但出家後,不習禪定,喜歡交遊權貴,佛反而另眼相看,授記當來成佛。優波利尊者因是生疑,問佛:「此人雖復出家,但不修禪定,不斷煩惱,佛記此人成佛無疑。此人命終,生何國土?」佛因此問,而說彌勒上生經。記彌勒菩薩當於十二年後的二月十五日,必得往生兜率陀天,為一生補處菩薩。宮殿華麗,身相莊嚴,與諸天子各坐蓮花,於晝夜六時,常說不退轉地法輪,令諸天子,成熟不退轉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凡於釋尊法中,能精進修諸功德,讀誦大乘經典,或掃塔淨地,而願往生兜率陀天,親近彌勒菩薩者,皆得聞法悟道。

节录自 :



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

正見與邪見 12


正見與邪見
 (十二)

又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說:「彌勒菩薩法王子,從初發心,不食肉、以是因緣名慈氏。」佛在賢愚經中,亦告阿難「過去瞻部州大國王,名達磨流枝(譯名法愛)當時有佛名弗沙,佛座下有一比丘入慈三昧,身相安靜,放光照耀。王問佛:「此僧習何定?」佛言:「入慈定」。王生歡喜,修習慈定,並發願生生世世修習慈定。自此以來,常號慈氏,直至成佛,亦稱彌勒。」綜上諸經所說,彌勒菩薩因宿世行慈,常習慈定,慈愍眾生,因名慈氏。

釋尊降生娑婆世界,八相成道。彌勒菩薩,亦生波羅捺國,劫婆利村,波婆利大婆羅門家。初生便具三十二相,八十種好,父喜而召相師相之;相師異其相,而問其出生時情況,父答:「其母性素不調,自懷子後,性轉柔順,慈矜苦厄。」相師言:「此正是兒志」,因此取名彌勒,意思是:慈心的人。

节录自 :



正見與邪見 11



正見與邪見
 (十一)

在智光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中記載,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時,有世界名勝花敷,佛號彌勒,恆以慈心四無量法教化一切眾生,時佛說大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,若有聞者,即得超越百億萬劫生死之罪,必得成佛。當時有一大婆羅門,名一切智光明,聰明多智,博學強記,結難於佛,辭盡信伏,為佛弟子,發菩提心,誦持大慈三昧大悲海雲經,願以此功德,於未來劫,必得成佛,號為彌勒。之後,捨家入山修行,一心誦經,乞食為活。遇值洪水為患,困於山中,七日不能下山乞食,時山中有五百白兔,其免王母子為解除仙人飢餓之苦,投身火中,供養仙人。肉熟,樹神告仙人言:「兔王母子,為供養故,投身火中,今肉已熟,汝可食之。」仙人聞言,悲不自勝,將所誦經,置於樹上,而說偈言:

「寧當然身破眼目,不思殺食眾生肉,
諸佛所說慈悲經,彼經所說行慈者,
寧破骨髓出頭腦,不忍噉肉食眾生,
如佛所說食肉者,此人行慈不滿足,
常受短命多病身,埋沒生死不成佛。」

並發願生生世世不起殺想,不噉肉,常入白光明慈三昧,乃至成佛,亦戒食肉。之後,自投火坑,與兔王母子,同歸於盡。佛告式乾:「汝今當知,爾時白兔王者,今我釋迦牟尼佛是,時兔兒者,今羅喉羅是,時誦經仙人者,今此眾中婆羅門子彌勒菩薩摩訶薩是。」彌勒菩薩當時生於飢荒之世,寧捨身命,拒食眾生肉,且發願生生世世不起殺想,乃至成佛,亦制戒殺生,不準弟子食肉,可見慈心廣大,無能勝者,因名慈氏。

节录自 :


正見與邪見 10



正見與邪見
 ()

當器世間開始變壞,天地之間已無生物,大三災次第而起。先起火災,人間出現七個太陽,河海乾枯,大火驟起,焚燒人間天上;下自無間地獄,上至初禪天上,於其中間,一切山河大地,包括欲界之天宮,悉皆焚毀。其次水災發生,下自無間地獄,上至色界二禪天,其中天地萬物,皆為大水浸瀾。最後風災起,下自無間地獄,上至色界,第三禪天,人間天上,皆為大風所飄,互相撞擊,碎為微塵。在俱舍論說:地球毀滅時,每經七次火災,然後一次水災。如是經過七次水災,還有七次火災。最後風災起時,宇宙萬物,諸天宮殿,悉皆破壞,世界全毀,進入空劫。空劫過後,又是成劫,住劫,如是成、住、壞、空,終而復始,循環不已。

(二)彌勒菩薩的事蹟

當時間巨輪進入住劫中第十小劫,人壽增至八萬四千歲時,距今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,彌勒菩薩,即降生人間。現分六點介紹彌勒菩薩的事蹟。

1‧彌勒菩薩得名之由

彌勒,亦名彌帝隸,或梅旦麗藥,或梅達唎曳,皆是梵文MAITREYA的譯音。意譯慈氏,又名阿逸多,譯無能勝。因其慈心廣大,無人能勝故。或言彌勒是姓,阿逸多是名,或謂阿逸多是姓,彌勒是名,諸經所說不一,但無論是姓是名,皆不離慈,因其自初發學佛,歷劫修慈,故以慈為姓名,直至將來成佛,亦名慈氏。

节录自 :



正見與邪見 09


正見與邪見
 ()

可知賢劫的二十小劫中,除第九、第十、第十一個小劫有佛出世外,前後各小劫,皆無佛出世,直到第二十小劫末期,世界即進入壞劫。

壞劫之初,先壞有情世間,直至最後第二十小劫,開始壞器世間。壞有情世間時,其中六道眾生,死即隨業轉生他方世界,或隨願往生佛國,即使地獄眾生、業報未盡,亦轉寄他界地獄受苦。如地藏經言:「此界壞時,寄生他界,他界次壞,轉寄他方。無間罪報其事如是。」可知因果報應,如影隨形,即使地球毀滅,罪業惡報,亦難幸免,仍要轉寄他方世界,地獄受報。而行善之人,憑其所修善業因緣,在世界末日之前,早已往生佛國,見佛聞法,繼續修行,或轉生他方世界,享受人天福樂。

节录自 :


人类的祖先是从光音天来的




人类的祖先是从光音天来的
我们这个地球上,为什麽有人? 

  人类的祖先,最早最当初到底是从哪里来的? 

  在佛教「增一阿含经」及许多经典里,都有明确的记载,说地球上最初的人,是从「光音天」来的。 

  为万物之灵的人类,我们的始祖,绝对不是有什麽神用泥土捏成的,那是神话;也不是由猿猴进化而来,那是谬论。 

  光音天在哪里?天,从下至上,分为「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」三界。欲界,有六天(四天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乐天、他化自在天等六天)。色界四禅天:初禅有三天(梵众、梵辅、大梵等三天)。二禅有三天(少光、无量光、光音等三天)。三禅有三天(少净、无量净、遍净等三天)。四禅有九天(福生、福爱、广果、无想、无烦、无热、善见、善现、色究竟等九天)。无色界,有四天(空无边处天、识无边处天、无所有处天、非想非非想处等四天。)共计有二十八层天。光音天是色界二禅的第三天。 

  为什麽叫光音天? 

  光音天的天人,开口说话,不是声音,只有清净的光,从口中发,表示想说的话。对方见光就能了解是表达什麽意思。因为是以光代音,所以叫光音,是二禅三天,最上最殊胜美妙的一层天,又叫「极光净天」。 

  人又为什麽会从光音天下来? 

  (一)地球的形成 

  世界有「成、住、坏、空」四个阶段,每一阶段,为一中劫,自「成」至「空」四个中劫合为一大劫。当世界到了坏劫的末期,有大火灾烧毁了地狱、地球和其他的星球世界及欲界诸天;烧到色界的初禅天之前,下界的天人、菩萨、圣贤与因行大善的众生,性灵自然得救,早已谊到光音天上,享受快乐的天福。 

  世界经过「空」劫二十小劫之後,又轮到「成」劫之初,由光音天起金色大祥云,而降甘露豪雨;大水消退後,又现初禅以下的许多层天。洪水留在太空的物质,经大旋转,逐渐凝固,再出现太空中许许多多大大小小圆形或椭圆形的星球,当然包括我们这个地球,及绕地球旋转的月亮,乃至最远最下地狱以上的一切世界;因大热能的旋转集中,成了许多太阳,就是天文学家所说的恒星、行星和卫星。有了太阳,因每个星球循太阳系各有它的轨道,行星绕著恒星旋转,卫星又绕著行星旋转,公转、自转,而分昼夜,因此日月周年四季,就延续下来。但是,天上与他方星球世界的时间,与我们地球的时间,是各不相同的。 

  这个时期,据中国古书幼学故事琼林的记载:「混沌初开,乾坤始奠。气之轻清,上浮者为天。气之重浊,下凝者为地。日月五星,谓之七政。天地与人,谓之三才。日为众阳之宗,月乃太阴之象。」如此看来,与佛说极为接近;佛经所载,亦与今日天文科学家的证实,颇多吻合,就是这样,又恢复了宇宙大自然的现象。 

  (二)光音天人来到地球 

  地球初成,地壳未能全涸,地面於是呈现一片乳色,由天上看来,地球光亮无比,光照甚远,光音天上的天众男女,有天福享尽而性轻躁的,觉得稀奇,试图探险,竟以神足飞行,先後来到地球,散布各洲,见地上有甘泉涌出,即以食指沾入口中,感到其味甚甘,美如酥蜜。就因可口,人人贪食,多食的人,渐渐身体粗重下沉,著地而行,灵妙幻化之身,渐渐形成了物质的骨肉躯体,於是失去了神足,也失去了自然天衣,不得再飞腾空中,更不能再回到天上。 

  人人本来具有的天色妙香、光明美丽、智慧庄严、天赋的灵异,亦渐消失,天眼天耳,变成了肉眼肉耳;已不能记忆宿世;因失「他心智」,别人在想什麽,亦复不知;口中亦发不出光,说话靠舌头发音,没有充分的语言,还得用手势来表达心意,成了世间的凡人,在地球上住了下来。 

  (三)人类的繁衍和演进 

  地球的初人们在地球上住下之後,先食甘泉,後食地肥苔藻,再食天然粳米,那时人寿极长,没有疾病,後来才知道播种五谷菜蔬。在食地肥时代,贪食多者,皮肤颜色变深,或棕或赤,或褐或黑;少食或後来者,其肤色较浅,或黄或白。日久再以地球赤道,分热带、副热带、温带与寒带,於是气候有了炎冷之别,使人类形成肤色不同的固定人种。 

  当时的初人,由极少数各居一地,渐渐以语言来代表意思,由於各处地域不同,没有交通,便产生了世界上数百千种不同的语言,也就是现在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不同种族的祖先。 

  初人们自从失去天衣,赤身裸体,相互游戏时,发生了男女情爱,乃知性欲,渐感羞耻。而这个时代,地上已生草木,人类即用树叶为衣,以避羞御寒。 

  由他方世界看来,地球的光,变成了绿色,已有海洋和陆地之分,天人也不敢再来了。人在地球上开始有夫妻,生养孩子,由穴居野处,而知架屋营造,於是人类的子孙,渐渐繁衍众多。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,有了别识,始生烦恼,本具光明天真的天性,完全消失,起了贪、瞋、痴……,才有阿修罗道的众生。天、人、阿修罗,是三善道;有了杀、盗、淫……等一切恶行的时候,才有畜生、鬼类、地狱等三恶道的众生,形成了六道轮回,众生才有「胎、卵、湿、化」四生万类,水陆空行。 

  人类的思想与生活,由简而繁,一部份的民族,由野蛮而进化,一部份的民族,曾经茹毛饮血,渐次进化。知耕种易物,为农业与商业的开始;由制作农具炊具建具,为工业的开始;为了平直由贪痴杀盗淫……所发生的争执,推举正直贤善公道者,处理众人的事,是教育礼义与民主政治的开始;由语言产生了文字,後来才有文化的开始。野蛮的时代渐渐过去,由部落而社会,由社会而国家,由国与国的竞争,再演进为科学进步的原子时代,太空时代。 

  (四)地球人的未来 

  人类到了地球以後,当时人寿均在八万四千岁以上,後来因为远离众善,但造诸恶,每隔百岁减一岁,人类的寿命渐渐减少,减到平均年龄约十岁时,因素往行善、避居深山的隐士们,幸免於难,灾祸之後,尚生存者,皆知忏悔,自己勤行善业,并倡导人类共同行善。以共同善业所感,人寿再增;增到八万四千岁,又因行恶再减,就这样一增一减,为一小劫,二十增劫,为一中劫。 

  「成」的阶段过去了,现在是「住」的阶段,这个阶段,人寿增减,也要经二十个小劫,才进入「坏」的阶段。 

  坏劫之初,一切发达到了最极点时,能源开发已尽,地球多被毁伤,地球开始坏了。坏也要经二十小劫,大海也会乾涸,最後大风大火大水,三灾八难,都会出现,这才是「世界末日」,地球坏完,进入「空」的阶段。这个空劫,也要经过二十小劫那样长久的时间,光音天上,起大黄色云,降大洪水,再造另一次新的世界。 

  如上所述,世界必经「成住坏空」四个中劫,共计八十个小劫,合而为一「大劫」。佛经上所说「三大劫」者,即指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三世的大劫。在我们现在这地球的前一个地球,劫名「庄严劫」在庄严劫的住劫二十个小劫中,有千佛出世,庄严其劫,故名庄严劫。现在地球住的劫叫「贤劫」,在此贤劫的住劫二十个小劫中,亦有千佛出世,现在释迦牟尼佛,为第四尊佛。而到第五尊佛,名为弥勒佛,今人称呼「当来下生弥勒尊佛」,既叫「当来」,就是将来,现在他还未成佛哩!未来的劫名为「星宿劫」,此未来大劫之住劫二十个小劫中,亦有千佛出世。等到将来星宿劫的地球坏了,又会产生新的地球。 




2016年7月21日 星期四




大劫  中劫  小劫

【以下整理自淨空法師《彌陀經疏鈔演義》講演內容】

    「劫」,是佛教計算時間的單位,有小劫、中劫、大劫。通常我們講小劫,稱「增減劫」。經上說,人的壽命最長時是八萬四千歲,這是人壽命長的一個極限;從八萬四千歲每一百年減一歲,減至十歲,十歲是人壽命最低的極限;然後再從十歲每一百年加一歲又加到八萬四千歲,一增一減這叫一個「小劫」。二十個小劫名一「中劫」,四個中劫名一「大劫」。四個中劫名為「成、住、壞、空」,成、壞、空三個中劫裡沒有佛出世,住劫才會有佛出世。

    佛說,我們現在這一個大劫裡,這個世界有一千尊佛出世,釋迦牟尼佛是這個大劫裡的第四尊佛,第五尊就是彌勒佛。所以這個劫名字叫『賢劫』,即佛菩薩成就的人很多,賢人眾多之意。

【中劫】--《佛學次第統編》

    大劫者,合四中劫,一成、一住、一壞、一空,為一大劫。
    一、成劫 歷第一次中劫,名曰成劫。
    二、住劫 歷第二次中劫,名曰住劫。
    三、壞劫 歷第三次中劫,名曰壞劫。
    四、空劫 歷第四次中劫,名曰空劫。
    合四中劫,共計十三萬四千四百萬年,為一大劫。
    凡十方三世所有一切世界,皆悉具此四種。

【一小劫】--《佛學常見辭彙》 

  人壽由最初的八萬四千歲起,每過一百年減一歲,減至十歲止,再由十歲起每過一百年增一歲,增至原來的八萬四千歲止,這樣一減一增,為一小劫。以數學方式來計算,一小劫等於(84000-10×100×2即一千六百七十九萬八千年。


【四劫】--《三藏法數》

﹝出佛祖統紀﹞

    劫,梵語具云劫波,華言分別時節。謂人壽八萬四千歲時,歷過百年,則壽減一歲;如是減至人壽十歲則止。復過百年,則增一歲,如是增至八萬四千歲。此一增一減,名為一小劫。如是二十增減,名為一中劫。總成、住、壞、空四中劫,名為一大劫。

    一、成劫。成劫者,謂世界初成立也。有二十小劫。第一小劫,因過去劫壞空之後,第二禪光音天空中布金色雲,注大洪雨,積風輪上,結為水輪;有大風起,吹水生沫,而成須彌等山。時一切有情皆集光音天中。天眾既多,居處迫窄。其福減者,下生世間。最初有一天子從光音天沒,來生大梵天中,是為梵王,其壽六十小劫。第二小劫,光音諸天來生初禪梵世天中,為梵輔天,其壽四十小劫。第三小劫,光音諸天復有來生梵世天中,為梵眾天,其壽二十小劫。如是漸漸下生欲界天中。時光音諸天,有福盡者,化生為人,飛行自在,無有男女之相;地涌甘泉,味如酥蜜,因試嘗之,遂生味著,失其神通,及以身光。世間大暗,黑風吹海,漂出日月,置須彌山腹,照四天下,乃有晝夜。彼時眾生由耽地味,顏色麤悴;復食自然粳稻,殘穢在身,為欲蠲除,便生二道,成男女根。宿習力故,便生淫欲,夫妻共住。光音諸天後來生者,入母胎中,遂有胎生。時自然粳稻,朝刈暮熟,刈復隨生,米長四寸。後因人多,貪取漸生,糠刈已不生。第四小劫,乃至第二十小劫,皆悉一增一減,名為成劫

    (梵語須彌,華言妙高。)

    二、住劫。住劫者,謂世界安住也。有二十小劫。第九小劫,人壽減至五萬歲時,第一拘留孫佛出世;減至四萬歲時,第二拘那含牟尼佛出世;減至二萬歲時,第三迦葉佛出世;減至一百歲時,第四釋迦牟尼佛出世。第十小劫,人壽減至八萬歲時,第五彌勒佛出世;第十五小劫,於減劫中,第六師子佛乃至欲樂佛,凡九百九十四佛相繼出興,說法度人。第二十小劫,於增劫中,樓至佛出世,滿足一千也。已上二十小劫,皆悉一增一減,名為住劫。
    (梵語拘留孫,華言所應斷。梵語拘那含牟尼,華言金色仙。梵語迦葉,華言飲光。梵語釋迦牟尼,華言能仁寂默。梵語彌勒,華言慈氏。梵語樓至,華言愛樂。)

    三、壞劫。壞劫者,謂世界壞減也。有二十小劫。如火災起時,壞至初禪天。始從地獄,終至梵天,有情眾生,經十九增減劫,次第壞盡。唯器世間空曠而住,乃至一切有情都盡,最後一增減劫,方壞器世間。有七日從海底出,大海盡竭,須彌崩壞,風吹猛燄,燒上梵天,悉成灰燼;乃至三千世界一時燒盡,名為壞劫。

    (器世間者,世界如器故也。梵天,即初禪天也。三千世界者,小千、中千、大千也。)

    四、空劫。空劫者,謂世界空虛也。有二十小劫。壞劫之後,自初禪梵世已下,世界空虛,猶如墨穴,無晝夜日月,唯大黑暗,名為空劫。


四大部洲




四大部洲,又称四洲、四大洲、四天下,是佛教中认为的在须弥山周围咸海中的四大洲,分别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卢洲,分别住着四大天王另外还有八小部洲


字源

梵文: द्वीपDvipa),本意為島嶼半島、大島、大陸或是